asss882001 發表於 2022-4-14 22:55:45

【食說新語】 滿地蔞蒿春意濃

文/朱振藩

讀蘇軾〈惠崇春江晚景詩〉:「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。蔞蒿滿地蘆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時。」信手寫景狀物,挺有視覺感受。此蔞蒿生於水邊,與蘆芽為伴。現代散文、小說大家汪曾祺,在其小說《大淖記事》寫道:「春初水暖,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紅色的蘆芽和灰綠色的蔞蒿,很快就是一片翠綠了。」他並在書頁下方加了一條注:「蔞蒿是生於水邊的野草,粗如筆管,有節,生狹長的小葉,初生二寸來高,叫做『蔞蒿薹子』……」他還說:「所謂『清香』,即食時如坐在河邊聞到新漲的春水的氣味。」經他這番描述,更是令人神往。

我初食蔞蒿(即蔞蒿薹子)是在十年前,當時是李昂宴請白先勇品嘗「紅樓夢宴」,席設「煉珍堂」。以台灣菜市場難覓此物,掌杓的陳力榮特別遠赴香港廟街,在傳統市場中選購蔞蒿帶回,我當時曾隨行,故能知悉本末。

《紅樓夢》第六十一回,由於晴雯想吃蔞蒿,廚娘柳嫂子忙問是肉炒、雞炒。傳話的小燕說:「葷的因不好,才另叫你炒個麵筋的,少擱油才好。」可見晴雯這回吃的是「蒿子杆(蔞蒿薹子別名)炒水麵筋」,此菜在製作時,須將蒿子杆切寸段,麵筋切絲或切片,比照「芹菜炒豆腐乾」的方式炒熟即行。菜味以清淡爽口為宜,要少放油。為免兩者互爭滋味,可先單炒麵筋,再單炒蒿子杆,待蒿子杆快炒熟之際,倒炒透的麵筋於鍋內,顛翻數下即成。其妙在蔞蒿脆爽,麵筋軟糯,彼此互濟,相輔相成。

汪老曾說他在小時候,就非常愛吃炒蔞蒿薹子,桌上有一盤,必非常興奮,胃口大開。指出它除了清香外,「還有就是很脆,嚼之有聲」。

正因陳廚買回來的蒿子杆數量夠,在享受「紅樓夢宴」前,陳廚先清炒一盤給我先嘗為快,此物當時得令,脆中帶嫩,適口充腸。不過,當晚的「紅樓夢宴」,推出的不是炒麵筋,而是炒豆腐乾,脆嫩互見,相得益彰,真是雋品。

我後來赴南京,在金陵大飯店大會賓客,終席前的素菜,乃「蒿子杆炒豆腐乾」。此宴由薛大廚親炙,刀火功高,鑊氣十足,不愧完美句點,印象至為深刻。

蓋蔞蒿為野生蔬菜類烹飪食材,屬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古稱蔞、蒿蔞,又稱蘆蒿、水蒿、紅陳艾、香艾蒿、小艾、水艾、狹葉艾等,以其嫩芽、嫩莖供人食用,分布範圍至廣,中國東北、華北、華中均有。另,日本、朝鮮、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,亦常見其蹤跡。

蔞蒿具有清涼、平抑肝火、預防牙病、喉痛和便祕等功效,而食蔞蒿之習,古已有之,《楚辭‧大招》、《爾雅》、《詩經》及《齊民要術》等籍,均有記載。清代飲食鉅著《調鼎集》謂:「蔞蒿春夏有,生江中,味甚香而脆爽,有青、紅二種,青者更佳。春初取心苗,入茶最香,葉可熟用,夏秋更可作齏。」書中另有三道素食,其一為「蔞蒿炒豆腐」;其二為「拌蔞蒿」,先用滾火焯,加醬油、麻油拌;其三為「取青色肥大者,摘盡老頭,醃一日,可作小菜。」看來皆簡單易行,值此暮春初夏,正可大快朵頤,享受清香美味。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【食說新語】 滿地蔞蒿春意濃

一粒米 | 中興米 | 論壇美工 | 設計 抗ddos | 天堂私服 | ddos | ddos | 防ddos | 防禦ddos | 防ddos主機 | 天堂美工 | 設計 防ddos主機 | 抗ddos主機 | 抗ddos | 抗ddos主機 | 抗攻擊論壇 | 天堂自動贊助 | 免費論壇 | 天堂私服 | 天堂123 | 台南清潔 | 天堂 | 天堂私服 | 免費論壇申請 | 抗ddos | 虛擬主機 | 實體主機 | vps | 網域註冊 | 抗攻擊遊戲主機 | ddos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