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NG勢力綜合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|回復: 0

[飲食文化] 【食說新語 】食在青溪白石上

[複製鏈接]

1萬

主題

1萬

帖子

5萬

積分

管理員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積分
53802
發表於 2022-4-14 22:21:00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文/朱振藩

有清一代大食家袁枚,也在文壇上發光發熱,力主詩重性靈,號稱「當代龍門」。他認為品味與詠詩二者,應「自出機杼,不屑寄人籬下」,而且「味濃則厭,趣淡反佳」。曾撰一首五言絕句,其題目為〈苔〉,讀罷深得我心。

該詩云:「各有心情在,隨渠愛暖涼,青苔問紅葉:何物是斜陽?」短短詠物小詩,生動表現青苔生長的特性,詠嘆它受本性和境遇的種種限制,身不由己,自然流露,富於情趣,饒有意蘊。

諸君殊難想像,苔鮮也是食物,而且從古到今,有些特別吃法,如非親身經歷,難留深刻印象。

我在北京的雲南菜館,曾吃過傣族的一道特色菜,它以湯菜呈現,名「青苔卵石湯」,別名為「滑苔湯」。苔取自池塘中,撈出漂洗乾淨,與蔥、薑、芫荽、辣椒等佐料,一起盛放大鉢中,加濾過的石灰水拌勻,再撒上食鹽待煮。接著將卵石投入火塘燒至發紅時,用夾子一個個取出,置於青苔鉢內,並使其內青苔沸騰,最後以糯米飯團(亦可先行烤過)蘸裹食用。

此菜色澤青翠,清香滑膩,製法獨特,風味不凡,真是另個味兒,食罷心領神會。然而,它讓我想起了「石子羹」,手法全然不同,卻充滿著「仙氣」。

根據南宋人林洪在《山家清供》的記載,此「石子羹」由吳季高傳授。吳不詳其故里,亦不知學、經歷,應為高士之流,或者是個道士,他告知此法時,表示這和「通霄煮食之石」不一樣,清幽尤耐人尋味。

基本上,「通霄煮食之石」,指修道成仙者所服食的石白,典出晉人葛宏《神仙傳.白石先生》,「常煮白石為糧,因就白石山居」。為遷就煮白石裹腹,還特地隱居白石山,就地取材,十分方便,同時取之不盡。

這個特別的「石子羹」,其意當然不在吃白石,而是食石上苔蘚,即所謂的蘚衣。做法並不難,取材則匪易;須於深山溪谷,在溪流清澈處,取「白小石子,或帶蘚衣者」, 汲取清泉,煮而為食。

至於它的味道,則「甘於螺」,且「隱然有泉石之氣」。我不知此螺是否為螺螄?其味極棒,乃河鮮中的上品,但其價甚廉,是下酒珍物。在紹興當地,有句土話如此稱讚云:「剁螺螄過老酒,強盜來了不肯走」。

此一紹興老酒,袁枚在《隨園食單》稱:「紹興酒如清官廉吏,不摻一毫假而其味方真,又如名士耆英長留人間,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。」故食家梁章鉅推許其為「酒之正宗」,它與螺螄搭配,在當地人眼中,確為絕妙組合。

歷來以「煮白石」入詩的名句極多,如唐人韋應物〈寄全椒山中道士〉,云:「澗底束荊薪,歸來煮白石。」元人方回〈次韻贈道士汪庭芝〉,云:「中野履霜寧怨命,通霄煮石且隨緣。」似乎也充滿著禪趣。

我沒吃過「石子羹」,卻在南投埔里嘗了「青苔湯」。埔里清流貫穿,物產豐饒,此湯甚為簡易,刮取石上青苔,加些薑絲燒湯。但見湯清而碧,苔蘚細柔帶爽,徐徐送入口中,飄飄然有逸趣,似具仙人之姿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自動贊助|新NG勢力綜合論壇

GMT+8, 2025-2-6 09:59 , Processed in 0.02919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抗攻擊 by GameHost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一粒米 | 中興米 | 論壇美工 | 設計 抗ddos | 天堂私服 | ddos | ddos | 防ddos | 防禦ddos | 防ddos主機 | 天堂美工 | 設計 防ddos主機 | 抗ddos主機 | 抗ddos | 抗ddos主機 | 抗攻擊論壇 | 天堂自動贊助 | 免費論壇 | 天堂私服 | 天堂123 | 台南清潔 | 天堂 | 天堂私服 | 免費論壇申請 | 抗ddos | 虛擬主機 | 實體主機 | vps | 網域註冊 | 抗攻擊遊戲主機 | ddos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