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說新語】 白肉藏珍冬瓜盅
文/朱振藩冬瓜清淡爽口,在夏秋兩季,是重要瓜蔬。由於耐貯藏,因而一直是解決淡季蔬菜,以及調劑花色品種的蔬菜之一。其在貯藏時,要乾燥通風,如原來長在地上的要平放,架生的要豎放,千萬不要倒置,還要揀除爛瓜,以防細菌感染。在如此這般下,不會腐爛變質,春節仍可食用。
發源地在中國、東印度的冬瓜,廣泛分布於亞洲熱帶、亞熱帶及溫帶地區。中國早在秦漢時期的《神農本草經》及三國時的《廣雅》中,均有種植記載。約九世紀傳至日本,在十六世紀傳入歐洲,其後,再輾轉傳往美洲和非洲。
冬瓜為葫蘆科瓜屬,乃一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。通常是早春播種,夏末收穫。其形狀有扁、圓、筒、枕頭等。
若依瓜皮顏色,有青皮、白皮之分;中國南方多半是大型冬瓜,北方則是小型冬瓜,其名種有北京的「一串鈴」和吉林的小冬瓜。它們除了在露地栽種外,冬春嚴寒之際,尚可溫室栽培,清宮即有出產,同時還是上品。
愛新覺羅‧浩在《食在宮廷》中,談到「冬瓜盅」時,指出:「將冬瓜洗淨,用小刀在瓜皮上雕出『四海一家』四個字。從冬瓜上部四分之一處下刀,切下做盅蓋,掏出盅身的種子、瓤,洗淨後用開水燙一下。」接著「將竹筍、香蕈(水發)切成丁,蔥、薑切成末,放入盅身內,倒入雞湯、香油、酒和鹽,攪勻後,蓋上蓋兒,上籠蒸一小時即成」,但要「注意不要蒸過了火,以防冬瓜盅走形。出籠後撇去蔥、薑」。
製法尚稱簡易,滋味既清且雋,在食罷葷膩之餘,細品此一尤物,「貴」氣油然而生。
比較起來,「冬瓜盅」自南宋到清代的文獻中多有記載,只是所有物料和製作的細節有所不同,現仍在各地流行,以揚州人和廣府人燒製最精。後者尤為知名。
當下製作此菜,有整個製作的,亦能截段製作。基本上,小冬瓜主要為蒸,大冬瓜則非燉不可。「燉冬瓜盅」乃廣東夏令名菜,秋老虎出現時,仍為當令佳餚,食者交相稱譽,其味芬芳清鮮,造型名貴大方,堪稱無與倫比。至於其製作有二,一種是「原燉冬瓜盅」,為冬瓜與餡同燉,另一種是先燉稔餡(所有內餡),冬瓜另燉。香港一代大廚陳榮,在其《入廚參拾年》中,認為以原燉方式為佳。
嶺南以「富」取勝,以往廣州、香港的夏秋之際,「冬瓜盅」一向是餐館筵席中的壓軸大菜,大桌圍而食之,確實痛快淋漓。又,為了讓兩三交好在小吃便酌時,也能一快朵頤,小冬瓜盅遂應運而生。近世為了應酬方便,高檔餐館更推出袖珍冬瓜盅,每人前置一個,自舀自食自快活,「飽得自家君莫管」,也算是自得其樂。
「冬瓜盅」的內餡,葷素不拘,豐富味美,必不可少的為蓮子、薏仁。我曾吃過一款全素的冬瓜盅,裡頭餡料極多,除上述二款食材外,尚有番茄、蘆筍、金針、木耳、蘑菇,竹筍、花菇、絲瓜等,五彩繽紛,湯清味鮮,冬瓜軟爛,滋味多樣,馨香四溢。其皮面之篆刻,則為「壽比南山」,圖文並茂,雅俗共賞,甚為清雅可人。
據說,亦有在冬瓜盅正中或四周插上夜香花者,號稱「夜香花冬瓜盅」,香氣別具,取其美觀,亦可食而甘之。
頁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