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統計,約每半小時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,大腸癌更連續16年位列國人癌症發生率前兩名。欲降低易癌化息肉(腺瘤性)生長風險,醫師提醒,應把握四個腸保健康的大原則,營養師也特別示範腸道止「息」三餐。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為呼籲國人重視腸道健康,特別統計2014年至去年長達9年的聯安大腸內視鏡受檢者共8萬9千多筆資料,發現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息肉,息肉檢出率更由2014年的59.07%來到2023年75.78%,激增近三成,且有息肉者又有近兩成為易癌化的「腺瘤型息肉」。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,息肉可分為增生型、發炎型及腺瘤型,而其中腺瘤型息肉易有癌變機會,目前研究,超過八成大腸癌與腺瘤型息肉相關,透過對腺瘤型息肉統計的觀察,將更有利於腸癌防患於未然。 根據聯安十年巨量資料統計,進一步針對性別進行分析,發現腺瘤型息肉的檢出率在男性中為21.43%,女性為14.65%。換言之,平均每5位男性受檢者中,就有1位檢出易癌化的腺瘤型息肉,男性的檢出率比女性增幅為46.28%。統計也發現,隨著年紀增長,腺瘤型腸息肉檢出率隨之增高。 但值得注意的是,根據衛福部2021年資料顯示,大腸癌中位數為67歲,而聯安站在預防醫學前端,當年篩檢出的腸癌中位數則為44歲,顯示大腸癌也確有年輕化的趨勢。 一個較為特別的案例,是8年級生、30歲葉小姐,無腸癌家族史,平時飲食和生活習慣良好,無其它不適症狀,因解便黏糊,經家人安排健檢,檢查出腸道有多顆息肉且在直腸處發現一顆4cm的腺瘤型息肉,經確診為大腸癌一期。 營養師徐景宜建議「腸道止息示範三餐」,早餐選擇蛋白質及全榖雜糧的組合,搭配無糖豆漿或杏仁奶。圖/pexels再進一步分析,十年間有腺瘤型息肉者的生活型態,發現30.3%有抽菸習慣,32.84%喜愛吃重口味料理,51.35%體重過重,64.59%經常飲酒,而脂肪肝患者更高達64.08%。根據世衛組織資料顯示,加工肉類攝取過多、蔬果攝取不足、久坐不動、肥胖、抽菸和過量飲酒,都會增加大腸癌風險。 欲降低易癌化息肉生長風險,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提醒,可以把握四個腸保健康的大原則:包括健康的飲食習慣;保持運動,實踐531原則(每周5天、每天30分鐘、心跳達110下以上有氧運動);補充益生菌;及早定期健檢。 聯安營養師徐景宜建議「腸道止息示範三餐」,早餐選擇蛋白質及全榖雜糧的組合,搭配無糖豆漿或杏仁奶。午餐注重多元營養素均衡攝取,如時蔬五穀米餐盒搭配水果。晚餐則建議適量全榖雜糧,如紫米飯或糙米飯1碗,搭配多樣蔬菜與豆類蛋白質料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