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/陳牧雨 文/陳牧雨
筆、墨、紙、硯是中國傳統的書寫工具,中國千年文化因為這些工具,得以傳承及推廣,書畫創作更是離不開這四樣工具,所以有「文房四寶」的稱謂。
漢代劉熙《釋名》中對硯有這樣的解釋:「硯者研也,可研墨使之濡也」。也就是說,硯台的功能是用來磨墨,同時也可以用來貯放磨好的墨汁以及掭筆。
因此,硯的結構與最基本條件,就是必須有一平坦處,這個區塊被稱為「墨堂」或「墨道」,用以磨墨或掭筆;另外,也必須有被稱為「墨池」或「墨海」的凹陷處,用以貯墨。也有為因應書畫家大量使用墨汁而將墨池與墨堂合成一處,同時用來磨墨及貯墨。另外,整塊硯的邊緣必須有高起的硯唇,以防墨汁外流。
大部分製硯的材料以石材為主,但也有以陶、瓷、古瓦片或玉、瑪瑙等其他材料所製成的硯台。中國大陸出產或製作硯台的地方非常多,不過唐代書法名家柳公權認為:「蓄硯以青州為第一,絳州次之,後始重端、歙、臨洮。」
青州,指的是山東的「魯硯」;絳州,是指山西省新絳縣的「澄尼硯」;端,是廣東端州的「端硯」;歙,是安徽歙縣的「歙硯」;臨洮,則是甘肅卓尼縣洮硯鄉的「洮硯」。
以上所稱,其中四種都是石硯。唯有絳州的澄泥硯,是以澄洗過的細泥作為原料,加工燒制而成的陶硯。
後來不知何故,世人把柳公權認為最好的魯硯排除在外,將其餘四硯稱為「中國四大名硯」。然而到了現代,硯台已非最重要的書寫工具,因此為世人所最熟知的名硯,大概只剩端硯和歙硯而已。
至於硯的形制,最初用來磨墨和貯墨使用,因此大都以方形或長方形、圓形為主。後來由於文人的喜愛,成了玩賞的藝品,因此開始走出了方圓的限制,有保留原石的形狀,或模仿自然型態如瓜形或蕉葉形,或在石硯邊緣刻上隱士山水等,使硯式充滿創意及巧思;硯池與硯堂,則隱身在這些精細的雕刻之間。有時甚至喧賓奪主脫離了實用,而以優秀的藝術品樣貌展現在世人面前。
也因此,後來有人乾脆把硯台分為實用型及收藏把玩型兩大類。
歷代許多文人在把玩之餘,還會在在硯側或硯背等處刻上自己創作的文字,稱為「硯銘」。內容包括文人為喜愛的硯取的名稱,或把玩後的感想,或硯的出處等等。
蘇東坡有一首〈孔毅甫龍尾硯銘〉說:「澀不留筆,滑不拒墨。爪膚而憷恚,金聲而玉德。厚而堅,足以閱人於古今。樸而重,不能隨人以南北。」
意思是,這方硯台掭筆時,不會因拖不動而損傷筆豪;磨墨時,硯堂雖光滑但也容易發墨。硯石不會太硬,用指甲劃過會留下淺痕;敲打時聲音清脆如金屬相碰,觸感溫潤細滑有如美玉。厚重堅硬,不易損毀,因此足以從古使用至今,看盡古今人物;質樸而重,因此不會被隨便攜帶外出,隨人南北奔波。
這篇硯銘,簡潔扼要地說明了一方好硯該具有的特性。這些特性,正好可以做為我們品評石硯、斷定優劣最基本的標準。
印堂如果過於粗糙,雖易發墨但墨質極差;然如太過細滑,則發墨不易。而一方好硯,通常在硯堂乾燥時手感滑潤,置入水時則有些許澀感,這樣才符合好硯的標準。至於硯台用久了,硯堂不免被磨得太過光滑而不易發墨,古人的方法是,紮緊剪下的頭髮摩擦硯堂;現代人不必這麼麻煩,以最細的砂紙輕輕摩擦即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