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得舒飲食」主張多食用豐富蔬果、穀類、堅果及好油,透過健康飲食來預防與改善三高。圖/123RF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藝人納豆今年初傳出腦出血中風,震驚演藝圈,所幸及時開刀,撿回一命。即便正值四十出頭壯年,高血壓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如腦中風、心肌梗塞風險,若未妥善控制血壓,無疑是在體內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。
研究發現,遵循得舒飲食模式八周後,其降血壓功效,不亞於每日服用一顆降血壓藥。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蔡佳君表示,得舒飲食為高鉀、鎂、鈣、膳食纖維且低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型態,其特點為飲食富含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低脂乳品,確實能夠控制血壓,吃出健康。
居家量測血壓
掌握七二二原則
根據最新公布的二○一七至二○二○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,國人四十五至六十四歲血壓異常(高血壓前期及高血壓)的比例高達六成,但超過半數的高血壓病患並無明顯症狀,若未養成量血壓習慣,實在不易察覺自己身上已背著健康未爆彈。
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、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王宗道提醒,根據今年五月最新公告的「二○二二年台灣高血壓指引」,已將高血壓標準從原本的一百四十╱九十mmHg下修到一百三十╱八十mmHg,希望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指引中並鼓勵依居家量測「七二二原則」所得的血壓平均值來判定是否有高血壓,避免到醫院因「白袍效應」導致血壓值失真。亦即連續量七日、每日量二回(早晚各一回)、每回量二次(中間隔一分鐘),然後將七日早晚的血壓分別取平均值。王宗道強調,養成量血壓習慣,是防治高血壓的第一步。
除了生活與工作壓力是影響血壓高低起伏的因素之一,忙於打拚的中壯年族群,常以外食解決一日三餐,營養不均衡、鹽分攝取過多,也可能導致高血壓。因此高血壓指引中,建議使用「得舒飲食」(DASH diet)來控制高血壓。
外食族選三餐
足量蔬菜要吃夠
營養師蔡佳君表示,依據國健署「每日飲食指南」國人每日至少應攝取三份「蔬」與二份「果」,若要進一步做到得舒飲食原則控制血壓,更需要調高蔬果量至每日蔬菜與水果各五份。
外食族在挑選三餐時,要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,盡量每餐都要吃到足量蔬菜,如挑選便當或自助餐配菜時,記得挑選至少兩樣蔬菜;至小吃攤用餐,也別忘了加點一份燙青菜、或是直接至超商選購一盒生菜沙拉,皆是方便快速攝取大量蔬菜的好方法。
營養師張雁雲表示,所謂「得舒飲食」,主張多食用豐富蔬果以及穀類、堅果和好油,以不飽和脂肪為主,減少紅肉攝取。
得舒飲食強調天天蔬菜五份、水果五份,平均分配在三餐;烹煮以清淡口味為主,藉此降低血壓。
她強調,要預防與改善三高,必須從飲食習慣著手,並注意少用煎、炸、勾芡的烹調方式。高血壓飲食原則,首要避免吃入過多調味料,可利用「醋」或「水果」增加風味,控制使用鹽、味精、醬油,更要減少食用加工產品及烘焙食品。
飲食是預防及改善三高的不二法門,若發現健檢紅字,可嘗試少鹽、少油、少糖飲食要點,加上運動,就能遠離疾病威脅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