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NG勢力綜合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1|回復: 0

[飲食文化] 【食說新語】雕胡飯巧搭茭白

[複製鏈接]

1萬

主題

1萬

帖子

5萬

積分

管理員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積分
53740
發表於 2024-12-31 21:00:22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文/朱振藩

大約半個世紀前,慕雕胡飯之名,在寶島各地尋覓。皇天不負苦心人,終在台北某西餐廳嘗到,等閒真不是易事,頗有禮失求諸野的感慨。

「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」,古已有之,於今尤烈。至於五穀嘛,說法多種,以《周禮‧天官》為例,鄭玄注為:「麻、黍、稷、麥、豆也。」他又加了一種,此即為「苽,雕胡也」。苽同於菰,屬禾本科多年生水生草木。其肥厚的嫩莖,形狀似筍,色潔質嫩,宛如小兒手臂,又有茭手、菰手之稱,且名目極多,尚有茭瓜、茭首、菰首、出隧、綠節等稱號。

菰真的很特別,在夏秋之間,開花結的籽實,既叫「菰米」,也名「雕胡米」。用它煮熟的飯,通稱為「雕胡飯」,亦稱為「雕菰飯」,如南宋林洪的《山家清供》即是。依我個人看法,最早的「雕胡飯」,載於楚國宋玉〈諷賦〉,云:「主人之女為巨,炊雕胡之飯。」

另,《西京雜記》謂:「顧翔少失父,事母至孝,母好食雕胡飯,常帥子女躬自採擷,還家,導水鑿川供養,每有盈儲。家近太湖,湖中乃生雕菰,無復雜草,蟲鳥不敢至焉,遂得以為養。」足見早在兩、三千年之前,菰米已是一味主食。林洪遂引這段文字,稱顧翔「此孝感也」,與「孟筍王魚」(二十四孝中的孟宗冬寒得筍及王祥臥冰求鯉)並論,且發出「世有厚於己,薄於奉親者,視此寧無愧乎?」的浩嘆。

「似蘆葉,其米黑」的菰,所燒出來的雕胡飯,香脆而甘滑,歷來受到道家和文士的喜好,撰寫不少名篇,諸如唐人李白有「跪進雕胡飯,月光明素盤」;王維有「香飯青菰米」、「楚人菰米肥」;杜甫有「波漂菰米沉雲黑,露冷蓮房墜粉紅」;皮日休有「雕胡飯熟醍醐軟,不步高人不合賞」;宋人陸游有「二升菰米晨炊飯,一碗松燈夜讀書」;元人王逢有「細雨菰米生」;明人孔齊有「留得博山爐內火,待君今日進雕胡」。

明代之後,食用大減,記載無多,僅《本草綱目》引宋人蘇頌的話,曰:「菰生水中……至秋,結實,乃雕胡米也。古人以為美饌,今饑歲,人猶採以當糧。」

雕胡飯要如何煮?《山家清供》指出:「晒乾,礱洗(磨搓脫米穀),造飯既香而滑。」此出自北魏《齊名要術‧菰米飯法》,乃舂菰米皮之法。意為將菰的籽實,盛在熟皮口袋內,用瓷器舂碎,不能成粉末,接著裝滿置口袋裡,在板上反覆搓揉,使皮脫殼後,再用來做飯。或許因其做成飯和蒸稻米飯無別,故該書略而不提了。

由於菰米穀粒成熟期不一,籽實容易脫落,收穫困難,是以時至今日,中土罕見,產量有限。反而因美洲的印地安人嗜食,該洲迄今盛產,號稱「印地安米」,其能盛行於西餐,或恐即由此而來。

至於品享此尤物,該搭配何物為佳,杜甫詩云:「滑憶雕胡飯,香聞錦帶羹。」他用蒓菜羹佐食,二者滑香送口,確有高人風致。

而我在義大利餐廳品嘗菰米燉飯時,圍邊的菜蔬則是菰米的姐妹品茭白筍,大師傅仿《素食說略》之法:「切拐(滾)刀塊,以開水瀹過,加醬油、醋拌……或切拐刀塊,以油灼之……亦脆美。」一水煮一油炸,一白如玉,另一則黃似金,各圈襯於盤內。中西合璧,各逞佳味,細嚼慢嚥,香滑脆嫩互濟,真美不勝收也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自動贊助|新NG勢力綜合論壇

GMT+8, 2025-2-5 15:46 , Processed in 0.703735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抗攻擊 by GameHost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一粒米 | 中興米 | 論壇美工 | 設計 抗ddos | 天堂私服 | ddos | ddos | 防ddos | 防禦ddos | 防ddos主機 | 天堂美工 | 設計 防ddos主機 | 抗ddos主機 | 抗ddos | 抗ddos主機 | 抗攻擊論壇 | 天堂自動贊助 | 免費論壇 | 天堂私服 | 天堂123 | 台南清潔 | 天堂 | 天堂私服 | 免費論壇申請 | 抗ddos | 虛擬主機 | 實體主機 | vps | 網域註冊 | 抗攻擊遊戲主機 | ddos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