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NG勢力綜合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1|回復: 0

[飲食文化] 【食說新語】烹食可口油菜心

[複製鏈接]

1萬

主題

1萬

帖子

5萬

積分

管理員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積分
57556
發表於 7 天前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文/朱振藩

現在回想起來,四十年前赴港,首嘗「蠔油菜心」,對其脆滑嫩爽,一直長留我心。後來每到必嘗,始終覺其味美。而最早的油菜心,純粹食用其莖,即所謂油菜薹,其滋味至佳,正如清人查慎行〈食薹菜心〉詩所言,云:「筆(直而長)之供盤餐,指動齒頰香。」

本名菜薹的菜心,乃十字花科芸薹種白菜亞種的一個變種,為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,古稱薹心菜、芸薹、薹菜、烏菘,又稱紫菜薹、紅菜薹、油菜薹等。

所謂「薹」,是指植物開花前抽發的莖,它之所以得名油菜,乃因夏初收籽,可以榨油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指出:「此菜易起薹,須採其薹食,則分必多,故名『芸薹』……即今油菜,謂其子可榨油。」

清人蔡榮光《上海縣竹枝詞‧物產》原註上解釋道:「一種烏菘,俗呼油菜,春擷其薹為『菜劍』(滬語的菜尖),帶菜蔬食為『帶朵菜』。醃作韲,甕藏之,為『薹心菜』。」每屆農曆二月,油菜陸續抽薹,其薹、葉、花蕾均可食用,泛稱「菜心」,但以莖最美味,色帶翠綠,口味清香。

在烹調運用上,菜薹適用於炒、燒、㸆、拌、扒、燴等烹調法。既可作主料,也能充配料,具有素烹不淡薄,葷烹不肥膩的特點,能當主料伴邊、墊底,也可以乾製或醃製,各有非凡滋味。

通常葉片紫綠色的紫菜薹,主產於湖北、四川,以洪山和成都兩地最知名。尤盛產於江漢平原,生長迅速,抽薹力強,鮮美肥嫩,不論葷食素吃,皆為上品。我的食友表示,他在田地現摘,逕送口大嚼之,一股清香襲來,真是不亦快哉!

洪山之菜薹,馳名逾千年,曾經是貢品,享「金殿玉菜」之令譽,贏得慈禧太后歡心。歷代文人雅士,頗多慕名嘗新。詩人徐鵠庭〈漢口竹枝詞〉云:「不須考舊食單方,冬月人家食品良,米酒湯圓宵夜好,鯿魚肥美菜薹香。」洪山菜薹為「楚天」兩大名產之一,兩菜一起上桌,乃無上之口福。

相傳,武昌洪山寶通寺鐘聲所及之處,乃紫(紅)菜薹的發源地,在此一範圍內所種植的菜薹,紫紅油潤,遂有「塔影鐘聲映紫薹」之說。

據《江夏縣志》載:「菜薹,俗名油菜薹,與城東寶通寺相近者,其味尤佳,他處皆不及。」另,民國《漢口叢談》謂:「武漢圃中有一種芸薹菜,光緒初,合肥李勤恪督湖廣,酷嗜此物,覓種於其鄉,則遠不及,勤恪乃抉洪山土,船載以歸,於是楚人謠曰:『制軍刮湖北地皮去也。』亦可哂也。」對其重視可知。

梁代《名醫別錄》說:「芸薹乃人間所啖也。」此菜一名薑芥,性溫味略帶辛,善於發散,自唐本草始入藥用,蓋非中國原產,古有「胡菜」之名,應自胡地傳入中土。清代《隨息居飲食譜》進一步指出:「芸薹,辛滑甘溫,烹食可口,散血消腫,破結通腸……形似菘而本削,莖狹葉銳,俗名青菜,以色較深也。發風動氣,凡患腰腳口齒諸病,及產後痧症,瘡家錮疾,目證時感,皆忌之。」

台灣近因廣植油菜,觀賞油菜花園,蔚成一股風尚。又,菜薹上市後,名「青花筍」,作湯或炒而食之,味頗香美。台北榮榮園餐廳的「㸆青花筍」,味雋適口,允推獨步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自動贊助|新NG勢力綜合論壇

GMT+8, 2025-4-29 16:05 , Processed in 0.031749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抗攻擊 by GameHost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一粒米 | 中興米 | 論壇美工 | 設計 抗ddos | 天堂私服 | ddos | ddos | 防ddos | 防禦ddos | 防ddos主機 | 天堂美工 | 設計 防ddos主機 | 抗ddos主機 | 抗ddos | 抗ddos主機 | 抗攻擊論壇 | 天堂自動贊助 | 免費論壇 | 天堂私服 | 天堂123 | 台南清潔 | 天堂 | 天堂私服 | 免費論壇申請 | 抗ddos | 虛擬主機 | 實體主機 | vps | 網域註冊 | 抗攻擊遊戲主機 | ddos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