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後遺症如出現氣虛,可用黃耆來補氣。圖/吳建東中醫師 新冠後遺症如見痰溼,就以白朮來利溼。圖/吳建東中醫師文/吳建東中醫師
今年春末,台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攻擊,雖然是重症率較低的Omicron變異株,但因為其傳播的高效能,以及政府逐漸走向開放的政策,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很快就超過萬人,也從台灣頭快速地傳播到台灣尾。而中醫在這場世紀硬戰中也未缺席,各式各樣的處方因應而生。臨床上也每天都能接到好幾個確診患者;當然在確診隔離的狀況下,中醫的診療以視訊為主,在遠端診療後,患者往往在數日內症狀就改善,快篩也迅速轉陰。
然而隨著時間的進展,門診雖然主要的患者還是新冠肺炎的確診者,前來治療肺炎痊癒後仍留有不適的後遺症患者也多了起來。新冠後遺症又稱為長新冠或慢性新冠,會在新冠肺炎急性症狀解除後出現。即使病毒量已經不多,或快篩已經轉陰,仍會在身上存留一陣子。
長新冠症狀相當多元,嚴重程度輕重不一,存留時間也會依照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有異。有的患者幾乎沒有後遺症,但也有的會持續好幾個月。一般來說,肺炎症狀愈嚴重者,其後遺症也愈明顯,維持的時間也愈長。
因為新冠病毒主要是侵襲患者的呼吸道,包括肺臟、氣管、支氣管,也可能波及心臟、腸胃道,以及神經系統,因此其後遺症也以這些症狀為多。最常見的就是咳嗽,有的有痰,有的無痰,也有些患者只是覺得咽喉卡卡的而已。其次是疲倦,肺炎痊癒後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容易累,或者嗜睡。有的患者則會在跑步或是爬樓梯還會有易喘的症狀,嚴重者還會頭暈、胸痛、胸悶、心悸。有的患者雖然體溫已恢復正常,但仍覺得身體發熱,甚至會怕風怕冷。少數也會引發過敏性症狀,如打噴嚏、流鼻水、氣喘、皮膚癢等等。
某些人會出現睡眠障礙、情緒不佳、注意力不集中,或神經疼痛、手腳麻刺的神經症狀。少數也有耳鳴、眼睛痠痛、頭痛、肩頸痠痛等症狀。較少數會有月經失調,其中較常見的是月經先期,或是停經後月經復來等等。也有患者會出現味覺、嗅覺的異常,聞不到味道,或是聞起來有怪味等等,總之只要肺炎期會出現的症狀,在肺炎痊癒後都有可能會存留。
當然中醫治療仍以辨症論治為主,此時依據患者症狀,就有可能不會使用清冠一號,而是見到氣虛就以黃耆、黨參來補氣,見痰溼就以白朮、茯苓來利溼,見氣滯就以厚朴、枳實來行氣。當然,若有適合清冠一號的患者,仍會考慮開此處方,或是使用相關藥材,如栝樓實、魚腥草等等。只要使用的藥物符合患者的體質,大多能很快地改善症狀。
同時也建議新冠肺炎痊癒後的患者,盡量避免吃甜食、冰冷寒涼之物,或者是黏膩難消化的食物,同時也要多飲水、適度運動。當然,此時體力較差,建議以中低強度的運動為主,以不會覺得累、喘、心悸為原則。Omicron的後遺症較先前的病毒株為輕,適當調理很快就能恢復健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