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,會造成視力惡化,如未及早發現治療,視力恐難恢復。圖/記者王淑芬 【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,多因高血糖對視網膜微小血管的損傷所引發,致命的是早期多沒有症狀,最後被發覺時,視力已明顯下降,恐已無法恢復了,醫生提醒患者只要有徵兆就要就醫並定期視力檢查。
唐婦60多歲已罹患糖尿病多年,血糖控制得宜,但去年感到視力模糊,剛開始認為是視力老花,直到影響日生活去就診,並經過檢查確診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黃斑部水腫。
阮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雯馨指出,統計顯示,全球失明人口有5%源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,係供應視網膜的小血管長期缺氧病變,使得視網膜功能變差以及異常新生血管增生,引發視網膜積水與出血,甚至牽拉性視網膜剝離,還有血管增生性的青光眼。
她指出,這些併發症並不只出現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身上,即使病況穩定的糖尿病患者在日積月累下也可發病。臨床上,糖尿病約一半會併發不等程度的視網膜病變,患者在視網膜的初期,不會有不適或只感到視力稍差,但隨著時間拉長慢慢惡化。
她表示,不少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關注血糖,直到視力下降驚覺不對,即代表併發症已有一段時間了。她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有5個徵兆,包括蜘蛛絲或斑點狀的視覺遮避、視力喪失或視力模糊、視野中央變暗沉或扭曲變形、夜間視力降低、由亮進入暗室無法適應等問題,就應及時就醫確認。
醫生說,定期赴眼科檢查是早期發現視網膜病變的關鍵,只要及早接受治療,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。建議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應每年做1次檢查,發現中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人需每6個月檢查並進行相應的治療,至於增生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人,至少每3個月檢查一次。
|